Search

過去無論是官方或民間,其實都不是非常重視「一趟山旅的品質」,一來登山者對經濟沒有顯著貢獻,二來大家對...

  • Share this:

過去無論是官方或民間,其實都不是非常重視「一趟山旅的品質」,一來登山者對經濟沒有顯著貢獻,二來大家對品質的指標為何也沒什麼共識。

但隨著入山的人與日俱增,環境開始負荷不了人類活動的衝擊,越來越多人發現垃圾和排遺問題令人難以忍受,而山屋的設計上也太過偏重避難功能,沒有照顧到旅遊化之後的嶄新市場需求。

很簡單,從事這項活動的主流群體,早就從社團交棒給大眾了。老一輩的登山文化注重吃苦耐勞,遇上蒼蠅飛舞的惡臭茅坑還能忍耐,但換成毫無心理準備的大眾,要不就臨時練習靈魂出竅,要不就是用腳投票,另外擇處野放,讓廁所變成無用的設施。

.

所以說,是時候要重視一趟山旅的訪客體驗(visitor experience)了吧!管理單位已經知道此事了,但我們身為這些設施的使用者,也必須要提供自己的意見。

但我對這個問卷的疑問是:只在臺灣爬山的山友,對於山屋設施的想像空間其實有侷限性。我自己也是去日本的山小屋住過幾次,才在腦袋中勾勒出熱門登山路線上山屋應有的模樣。

有個可能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都覺得現況「沒甚麼不好」,因為沒透過比較很難得知優劣,如此一來問卷能發揮的價值反而就有限了。

.

建議大家在填寫之前,先上網查詢一下瑞士和日本的服務型山屋長什麼樣子吧!我可以提供一篇分析文章:

【避難山屋,誰來避難?走向「服務型山屋」的改革之路】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433/4668959

跟日本赤岳一帶山小屋的行程紀錄:

https://reurl.cc/k081l9
(哈哈都在幫自己的老文曝光😂😂😂)

.

最後說句實在話,就像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道理一樣,不可能要品質好又維持以往的免費/廉價模式喔!

如果要減少花費,就那必須要有露營區,但還是要為了使用廁所等公共資源和維持環境清潔而付出基本的費用才是。

.

九九山莊現況滿意度與意見調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B2lQVe3ghAmDcP9ztTg3VX457CjoSaMdyqus72B3JqYHSuA/viewform

大家的意見都很重要,不要忽視了自己的權益喔!


Tags:

About author
進入社會數年之後,受「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影響,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 奈何工作忙碌,難得空閒,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人文與政策,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於是呢,我創立了以「城市山人」為名的個人媒體,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
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也愛寫山,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而是山與人的關係。
View all posts